招生热线:0713-8671666 / 8671298
教务处组织基层教学管理培训
来源:教务处     时间:2014-03-24

根据学院健全制度、规范管理的要求,教务处将从三月下旬至四月底开展七期教学管理专题培训。参加人员为基层教学单位,主要为校企合作教学单位分管教学的院长及教学管理人员。教务处长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将分别从学习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基层教学单位工作条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及完善、课程开发与课程结构、师资队伍建设、日常教学管理、质量及质量评价等方面全面阐述教学管理的意义和实施规程,为教学管理人员熟悉教学管理内容,提升管理水平打下基础。

3月19日下午三点,六个校企合作教学单位的教学院长及相关教学管理人员共十六人齐聚行政楼四楼会议室。教务处雷俊平处长讲明此项培训的意义,刘国才副处长就二级学院本年度工作进行了布置,强调规范管理的重要性。教科研科长陈晓群针对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专题,从教学工作的地位到教学管理组织机构,从教学管理基本内容到质量监控和教学研究,旁征博引,生动形象,做到务虚管理和务实行动相统一。此次培训会进行两个小时,入会人员聆听仔细,认真记录,并在会后加强交流,基本达到预期效果。

在第一讲中,陈科长先谈教学管理的基本结构和实际意义,然后从五个层次具体阐述。

一是认清教学工作地位。陈科长指出教学是高等职业院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关键环节。实现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确保教学工作正常运行,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是教学管理的终极目标。

二是健全教学管理组织。主要在四方面去努力:一是健全教学工作(分)院级领导体制和教学工作决策程序。二是参加由多方组成的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或校企合作委员会等教学管理决策和咨询指导机构。三是建立和完善由教务处和基层教学单位构成的教学管理体系和高效运行的工作机制。四是建立基层教学单位教学工作督导机构。

三是明确教学管理内容。这是培训的重点,三大方面,九个分项。

(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就是原有的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内容和方式的总体规划。要根据学院出台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修订与实施办法,参照国家、省高职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组织行业企业、高等职业教育专家共同参与制订,并定期修订。有关制订的相关要求以后由雷处专题培训。

(二)教学运行管理。它是组织实施教学的关键,要根据已有的教学运行管理制度及规程,对教学运行的各个环节提出具体要求,并认真组织实施。这中间涉及到编制校历、选聘教师授课、组织教师选用或编写教材、讲义或教学参考资料、课堂教学管理、顶岗实习、实践教学、考核管理、教学资源的分配与协调等内容以后由教学科徐科长分专题来讲。

(三)教学基本建设管理。它是教学正常运行的有效保障,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

1、专业建设。在深入调研、细致分析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科学制订专业建设规划;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办学定位,培育专业品牌,凝练专业方向,形成专业特色,建设若干个重点专业(群)或特色专业;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依据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2、课程建设。课程建设要进行理论研究,明确总体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和原则;要制订建设规划,进行有计划、有目标、分阶段、分层次的系统建设;要以建设优秀(精品)课程为中心,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体系的改革,注重课程体系开发。

重视课程标准制订和实施工作。建立课程标准制订、审批制度。课程标准的制订要以岗位能力分析为依据,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体现职业教育的针对性、职业性和适应性。新开课程原则上应先制订课程标准。

大力加强教学资源建设。鼓励校企协同共建专业教学资源库。搭建校企互动信息化教学平台,加强共享型优质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和使用,实现企业现场教学与学校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

课程建设还包含教材建设。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教材建设规划,加强文字教材、实物教材和视听教材建设的规划工作。采用推荐教材或自编教材及其它辅助教材、教学参考书时,要注重质量。要鼓励选用国家优秀教材,并结合教学内容改革与课程建设,依据教学大纲抓好讲义或自编教材。要做好教材质量评估和优秀教材评奖,不断提高教材质量。

3、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以生产性实训基地为重点,建设满足教学需要、校企合作、资源共享、注重效益、持续建设,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加强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建,努力提高设备利用率。努力把实习与承担实习单位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既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又促进企业发展,做到加强合作,互利互惠,以取得校外实习单位的支持,从而建立数量充足、长效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4、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发展规模和专业设置需要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并严格落实。建立和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和管理办法,加大“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力度,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探索成立教师发展中心,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和专业发展提供支持。注重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中青年教师。注重招聘具有3年以上专业相关行业企业工作年限的人员担任专任教师,支持专任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和出外访学、研修。

5、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要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教学管理队伍。制定严格的教学管理人员“准入”条件,完善教学管理人员晋升和发展通道。积极组织教学管理人员开展出外学习交流活动,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

6、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制订并完备教学基本文件,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学期进程计划、教学日历、课程表、学期教学总结等。要建立必要的工作制度,包括学籍管理、成绩考核管理、实验室管理、排课与调课、教学档案保管等制度以及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及奖惩制度。

四是重视教学质量监控。一是要坚持全面的质量观,制定和执行严格的教学质量标准,建立多方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与评价机制以及教学工作督导制度,二是建立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和年度质量报告制度。三是建立教学评估制度。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将学生评教、督导评教作为核心指标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学校的激励政策应向教学一线倾斜,将教师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社会服务等情况纳入教师教学工作统计范围。

五是教学改革与研究。高等教育的功能体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需要更多的教师参与进来,通过理论研究指导教育教学工作,通过实践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理论研究水平。这需要发挥教研室的作用,要设立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研究专项资金和科研扶持专项资金,支持和鼓励教师开展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与实践,和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推广、咨询服务等,拓展专业知识,提升业务能力,以高水平的科研实践支撑人才培养工作。

培训强调,教学管理涉及的面很广,需要全体人员齐心协力,共同完成。虽然看重结果,更多强调过程,需要在管理和建设中不断提高水平。既健全相关组织机构,又建立相关制度,让执行的权力在制度的框架下发挥作用,在不断修订的进程中得到完善。

会上陈科长就教学管理目录中已有的制度和相关规定作了说明,共九大项,二十九小项。并上传至教务处网页和教学工作群,以利于业余学习研究。

上一篇: 公课部组织召开第一届学生体育文化节筹备会 下一篇: 学院开展雷锋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