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上午7点30分,21辆大巴车载着软件工程学院一千余名2023级新生和新进教师,迎着朝阳驶出何家湖校区,在副校长、软件工程学院院长董艳燕,软件工程学院教学院长石曙东,学工党支部书记赵娟的带领下,开启了今年的新生红色教育活动——红安红色之行。、
今年是软件工程学院连续7年举办红安红色之行红色教育活动。在今年暑期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该院将红色教育作为综合拓展课程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开展了红色文化之旅创意设计大赛,通过“学思践悟”领会红安红色革命精神,以“沉浸式”学习教育,让学生体悟红安红色精神的精髓要义,在体验中认同红安红色精神的魅力,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红安红色文化。
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铭记苦难历史
上午9点,全体师生到达红安红色之行第一站——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进入纪念园,走过一条苍松翠柏环绕的通道,巍峨耸立的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展现眼前。碑身正面镌刻“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十七个大字,碑座侧面是巨幅浮雕,展现的是苏区人民英勇斗争、前仆后继的壮丽画卷。
绕过纪念碑,在英烈墙处,全体师生肃立默哀。副校长、软件工程学院院长董艳燕和学工党支部书记赵娟向烈士敬献鲜花。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馆舍为仿古典庭院式结构,长廊环绕,飞檐碧瓦。历史纪念馆中收录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战斗过的革命先烈的资料,摆放着几百件革命文物和上千幅革命历史照片,以序厅大型雕塑《大别山雄风》开篇,以尾厅大型组合照片《将军摇篮》结束,分《黄麻惊雷》《商南烽火》《皖西烈焰》《赤区新貌》《鏖兵大别》《浴血孤旅》六个单元展出,运用声、光、电、半景画、大型沙盘模型、置景等艺术手段进行情景再现,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纪念馆外,红安将军馆、董必武纪念馆、李先念纪念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等场馆呈半圆形分布,历史纪念馆环绕在中心。边看边听着讲解员讲述革命斗争年代的故事,令前来参观的新生们心潮澎湃。“革命烈士可歌可泣的事迹极大地感染了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铭记英烈们用鲜血换来了国家的安宁与太平,用我们的努力,做到让这盛世如先烈们所愿。”一名学生参观后感慨地说。
再走七里坪长胜街 追寻先烈脚步
参观七里坪长胜街,是一次追寻先烈脚步的旅程,这里曾经是鄂豫皖苏区早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在这条街上,人们可以看到许多革命旧址和历史遗迹,如红四方面军指挥部、列宁小学等。
在追寻先烈脚步的过程中,同学们通过参观革命旧址和历史遗迹,了解了革命先烈们的艰苦奋斗和英勇牺牲精神。此外,他们还在街市上的工艺作坊体验传统工艺,感受传统魅力,听工艺传承人讲述家乡这些年来翻天覆地变化。
革命的烽烟已经远去,如今,老街焕新颜,依托红色资源,七里坪长胜街游人如织,居民们在家门口做起了小生意。红安花生、红安苕、大布制品,应有尽有,深受游客们的欢迎,一些店主利用直播为家乡特产带货。“咱们黄冈本身红色旅游和特色农产品资源非常丰富,我希望将来通过学习后,能够利用直播和电商的方式,宣传我们的家乡的特色文化和产品,为家乡代言。”一名家在黄冈本地的同学说。
参观李先念故居瞻仰伟人风采
同学们抵达李先念故居纪念馆,井然有序地排队进入故居园区,参观了园区内李先念故居纪念馆、李先念故居旧址。展馆墙上的图片和文字展示了李先念同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等不同时期的光辉事迹。
当同学们来到李先念故居时,一股简朴的气息迎面扑来。这座房子由红砖砌成,内部陈设简单。在这里,李先念同志从一个普通的木匠逐渐成长为一位杰出的革命将领,他领导着红军取得了河西走廊战役和中原突围的伟大胜利,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通过此次参观活动,同学们深入了解了李先念主席的伟大生平和卓越功绩,传承了红色基因,革命精神和革命先辈的优良作风在同学们心中生根发芽,得到弘扬。
据了解,自2017年开始,黄冈科技职业学院软件工程学院,秉承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精神血脉,争做红色传人的理念,将红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全体辅导员和教师在参加活动的同时,将相关的素材有机融入到课程思政中,希望作为革命老区的青年大学生,能够继承先辈的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增强用心用情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代代接续,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