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热线:0713-8671666 / 8671298
使命所系 职责所在——湖北高校党务工作者培训班学习心得
来源:党委宣传部     时间:2020-12-01

  “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党务工作者的实践能力”连日来,湖北省高校党务工作者培训班上专家的现场指导为高校党建工作持续发力指明了方向。

  11月30日,作为一名党务部门的工作新手,我有幸参加了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承办的湖北省高校党务工作者培训班。在为期四天的培训里,举办方共开展了五场专题报告、三场业务辅导、一次分组讨论。整场培训格局高、视野广,既有思想的碰撞、又有抗疫精神的弘扬,让全省129名参训高校党务工作者代表们接受了一场庄严的精神洗礼,我感受颇深,收获有以下几点:

  一、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让党建工作有深度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在第一天的专题报告当中,省委教育工委乔志强处长所作报告《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努力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从回顾党史到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重大意义,其中特别提到了党务工作者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中国道路要有高度的认同感。不允许将方向走偏,更不允许有丝毫含糊的地方,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理论学习,才能始终确保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其中用大量鲜活的事例阐述了中国抗疫精神的实质,引起了在场学员的强烈共鸣。在这场抗疫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人民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政治立场。党组织的号召力犹如磁铁一般紧紧凝聚着四面八方的抗疫“战士”,我们的党组织经受住了强有力的考验,我们的党员队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取得的成绩令世界瞩目,也让我们每个人都深深体会到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多么的来之不易,谁还能说党建工作是在“务虚”呢?谁还能质疑我们幸福的生活从何而来?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项久雨教授在其所作的《中国道路的战略求索》解读全会精神报告中谈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新发展阶段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明确指出今后的努力方向和重点任务,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和指导性,是我们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指引和遵循。描绘了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宏伟蓝图,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项教授深入细致的解读不仅让我们领会了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更让我们明晰了当前任务,了解到了最新的党建工作要求。有了政治理论的保驾护航,才能纵深开展党建工作。

  二、做党建工作的内行人,让党建工作有力度

  党建工作是一项政策性非常强的工作,必须把理论学习和钻研业务贯通起来,才能解决实际问题。

  怎么样才能融会贯通,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党务工作者首先要做知识的诚笃求索者。我们当今所面临的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不被时代淘汰,不落后于形势,更好地提高工作水平,就要不断学习,自我“充电”、自我提高,毕竟能亲身聆听专家讲座的机会是有限的。我们要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坚定信仰,让党建工作不走偏;学习党史,以史为鉴,可以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学习党内法规制度,构建规范思维,为工作奠定制度基石;学习组织发展工作程序,只有自己先熟知才能用以指导别人,开展工作才能得心应手;学习相关领域的业务知识,拥有丰富的知识面,才能有足够的工作底气,否则无法服众。

  其次就是党务工作者要做政策的忠诚践行者。从严管党治党的各项措施是否落到实处,重点看基层,基层支部工作开展得怎么样,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从事基层党建党务工作者的执行力。因此,党务工作者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真正做到在党爱党、在党为党,不让组织建设过程中最后“一公里”出现“断头路”。

  再次,就是要做工作的赤诚创新者。党建工作有许多是属于规定动作的,必须高度统一、丝毫不能走样。但是在具体基层党建工作当中却是有很大的发挥空间,需要因地制宜,结合本校中心工作灵活开展,寓教于学,寓教于乐,才能把党建工作做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

  比如,支部主题党日5+X当中的X部分,完全可以更切合实际,我们学生支部可以结合志愿服务活动、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来确定开展的形式,这样可以更明显的激发年轻人的优势;讲党课完全可以采取轮换做法,围绕主题讲述自己身边正反事例,引起大家共鸣;教职工支部则可以活动前将各部门乃至学校难以解决的“硬骨头”问题理出来,让大家有充分的思考时间,一次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多次予以实践,发挥集体智慧攻坚,这样既提高组织互动的吸引力,凝聚了思想共识,又激励大家主人翁意识,提高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三、做师生的贴心人,让党建工作有温度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党务工作具有贴近普通群众生活的特性,如果我们的工作与群众有距离感,那么我们的工作则毫无意义。

  “党务工作是个细活、累活,发展工作一定要耐心、细致,这是替别人的一辈子负责”。在进行高校基层党建业务辅导的时候,省委教育工委组织处文年侠处长语重心长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是的,党务工作关系到党员一生的印记,很大程度上是做人的思想工作,是需要倾注情感的,让师生感受到了温暖才能彰显我们工作的生命力。

  在我们高校,我认为党务部门人员不仅仅是突出管理职能,更多的是要体现出党建服务功能,要想真正做到服务好师生,首先要发自内心热爱这项工作,如果自己也认为这项工作没劲、繁杂,只是不得不完成的工作任务,那肯定做得无精打采,只会是敷衍应付,更无法倾注情感。

  其次就是要经常有针对性的进行调研,否则党的政策只能束之高阁。必须倾听基层党员、包括普通群众的呼声,了解基层支部的实际需求,解决实际问题,做广大师生的“代言人”。从过去“我们应该干什么”转变到新形势下“师生需要我们干什么”的定位上来,这样才能赢得服务对象的认可,在服务中凝练出工作的意义。

  在培训最后一天的主题讨论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瑞堂教授对所有学员提出了一个思考命题——《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党务工作者的实践能力》,相比于各位业内专家,我深深感觉到自身党务知识的匮乏,理论上还没有真正学懂弄通,党内法规制度还无法熟记于心,工作实际应用上还无法做到信手拈来,还有大量的知识亟待掌握,未来的路任重道远。明年将是我党成立一百周年的纪念日,怎样为党献礼?借用张教授的一句话,我们每位党员首先将自己的本职工作扎扎实实做好,就是为各自学校做贡献,就是为我们的党和国家献礼。

上一篇:理工学院举行19级师生座谈会 下一篇:工商管理学院参加2020年第十一届蓝桥杯大赛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湖北省赛荣获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