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热线:0713-8671666 / 8671298
我院师生赴红安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来源:旧网站     时间:2006-10-10
2006年4月8日上午,迎着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在万物复苏的暮春时节。黄冈科技职业学院的32名学生和老师,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踏上前往湖北红安的红色之旅。缅怀革命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汽车奔驰在宽阔平坦的高速公路上。山坡上,一棵棵大树根深叶茂,挺拔耸立,郁郁葱葱。谁曾想,60多年前,这里还是硝烟弥漫、炮声轰鸣、飞机呼啸的千里战场,四万万五千万民众手拉肩扛,为战斗在抗日前线的中国军队运送物资,多么壮观,又是多么悲壮,令人荡气回肠。
10时40分,我们到达了红安县。提起红安,人们不由得肃然起敬,红安享有“中国第一将军县”的美誉,这里是中国革命史上著名的“黄麻起义”的策源地,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的诞生地和重建地,是董必武和李先念两位国家领导人的故乡,是孕育陈锡联、韩先楚、秦基伟等223位共和国将军的摇篮。在20多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红安人民英勇奋斗、前仆后继,14万英雄儿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流传至今的打油诗“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人送饭”正是对当时红安人民前赴后继,壮志殉国的真实写照。1985年2月,徐向前元帅欣然为红安题词:“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表达了对红安人民的敬仰之情。
我们首先参观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位于湖北省红安县稞子山,是为了纪念在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斗争中牺牲的先烈们而于1990年在原红安烈士陵园的基础上扩建而成。陵园内有烈士纪念碑、烈士祠、烈士墓、革命烈士纪念馆、红军干部骨灰堂、红安县革命博物馆、李先念纪念馆、董必武纪念馆等大型纪念建筑物。
在李先念题写碑名,徐向前、叶剑英题词的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碑前,全体团员庄严地举起右手,重温了入团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团的章程,执行团的决议,履行团员义务,严守团的纪律,勤奋学习,积极工作,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随后,全体同学参观了这里的革命烈士纪念馆和李先念、董必武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馆里记录陈列了从大革命时期到新中国建立后一段时期红安境内上百位革命烈士的优秀代表的事迹。他们中有夫妻,有兄弟姐妹,甚至一家十几口人大多战死疆场,有的人生卒年不详,有的连一张画像都未留下,有的牺牲时年仅十几岁……听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传说以及当地流传的诸多革命歌谣,同志们感慨万千。
红安地区是一个革命的摇篮。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红安人民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前仆后继,英勇斗争,为新中国的诞生牺牲了14万英雄儿女。在这里,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三支中国工农红军主力军,造就了223位将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每4名红军战士中有1名红安人;在牺牲的红军将士中,每3人有1名是红安籍。
希望我们永远铭记革命先烈为新中国的成立所付出的鲜血和生命,为中国的繁荣富强献出自己的一份光和热!
上一篇: 学校召开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推进会 下一篇: 更新办学理念 狠抓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