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21年,对于黄冈科技职业学院来说,将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更是浓墨重彩的一年。由于近年来学校招生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增强学校综合实力,改善办学条件已经是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经过校领导班子半年来的运作筹划,于2021年1月12日与团风县政府正式签约兴建(团风)校区项目,整个建设项目占地500余亩,预计投资10亿。
在新的校区里将开启黄冈科技职业学院发展的新征程,这是学校从实际出发,经过深思熟虑提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广大师生关注的大事,承载着全校师生的期盼与厚望。
凝心聚力、完成顶层设计,为新校区建设提供坚强保证
启动新校区建设工作伊始,校领导班子科学谋划,于2020年12月22日火速成立了校基建处专门负责新校区建设具体工作、于2020年12月25日成立以校长李友芳为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新校区建设项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人员由基建处的同志组成,承担新校区建设的对外联系和现场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标志我校新校区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在推动新校区建设过程中,新校区建设领导小组担当作为、靠前指挥,经常性召开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新校区开工建设前的各种问题。在工程设计阶段,明确提出“文化校园、人本校园、生态校园”的要求,以“书院形制,人文景观、现代先进、自然生态”为设计理念,并要求设计单位遵循“现代化、网络化、园林化、生态化”的基本原则。在工程施工阶段,向基建处同志提出“质量、安全、效率、廉洁”的总要求。
新校区建设是学校拓展办学空间,提升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尽早实现平稳过渡对优化教学环境、提高工作效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校领导的决策,就是奋斗的目标;师生的期盼,就是努力的方向。当校领导提出“2021年9月一期工程完工、部分师生搬迁”这一重大决定时,面对着只有173天的建设工期,面对着楼宇、道路管网及水、电、气交叉施工等错综复杂的局面,面对着将近35.2万平方米的建设面积全面铺开、面对着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基建处人员只有迎难而上,艰苦奋斗,一路披荆斩棘。
“招兵买马”,压茬推进,高效率开展筹备工作
“忙可就是真的忙啊!一上午接各类协调工作电话就达到了60余次,没有一点空闲。”基建处副处长尹庆感慨到。时间紧,任务重——这是新校区建设工程摆在基建处面前的最突出问题。
成立基建处伊始,只有尹庆同志一人。“接手这项任务,我是如履薄冰,倍感压力。一是缺乏专业技术、二是缺乏人手,还有很多不可控的未知因素,因为这不仅仅关乎到学校的建筑建设,也是为黄科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再铸根基,容不得半点闪失!”尹庆同志说到。他深知能力可以培养,而态度则来自内心,绝不能辜负领导的信任。
值得庆幸的是,我校新校区规划建设作为团风县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在实际工作当中,基建处面临的工作仍然是千头万绪、繁多冗杂。工程正式开工之前各个方面的工作都需要人手去安排协调。为了加强基建处工作力量,校领导经过慎重考虑,于2021年1月14日决定任命李巍同志为理工学院院长兼基建处处长。这一举措有利于更好的统筹调配资源,提高工作合力,也充分体现了校领导班子对新校区筹备工作的重视程度。
李巍同志上任即刻投入工作当中,从建筑规划方案开始,加班加点与设计单位反复沟通设计方案,来来回回不下十余次。从使用定位、功能布局、建筑风格、人文地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合理降低成本,力求做到精益求精,为后续工作赢得了宝贵时间。
有了校领导班子作为坚强后盾,在团风县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校办等部门协助之下,基建处的同志们干劲十足,工作真可谓是“一天一个变化”。
2020年12月25日,基建处新进职工一名;
2020年12月26日,基建处团风办公室正式开始办公;
2020年12月28日,平面设计方案进行初审;
2020年12月30日,团风县教育局作为对口支援部门派驻童鑫、吴祖林2名干部专职进行筹备工作对接;
2020年12月31日,进行新校区地形测绘;
2021年1月12日,与团风县政府举行隆重签约仪式;
2021年1月17日,进行新校区地形勘察。
筚路蓝缕,破解难题,为工程全面开工铺好路
众所周知,高校校区基建工作不同于一般民房建设。它是涵盖政策、法规、技术、经济、管理等多方位的综合性工作,贯穿于项目建设的立项、规划、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等各个阶段,需协调当地政府、发改、规划、土地、住建、园林、交通等等几乎所有的职能部门,具有政策性强、实施周期长、专业性强等特点。
我校新校区位于团风县团风镇园中路,尚处在开发初期,属于荒、洼地,长满荆棘、芦苇,施工水电、道路不通,晴天满场土灰,一下雨就泥泞不堪,坑坑洼洼,人员、车辆根本无法通行。
面对一片荒芜,基建处副处长尹庆谈到具体困难时说,开工前最大的难题就是现场没有道路、没有水、电,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会是后期建设跟进的最大阻碍。
临近年关,加上疫情的防控等因素影响,原材料的运输都非常困难。要确保按期开工,必须保证工地的“三通一平”,这样才具备基本建设条件,否则无法进行正常施工。怎么办?只能是所有人员全体动员,基建处在处长李巍的带领下,形成了“小型碰头会”天天开的惯例,采取倒排工期的方式,实行假期无假,周末无休,每个人都身兼数职,以问题为导向而逐步破解难题。
“既要协调指挥现场施工单位的建设,又要同时对外联络沟通有关水、电各部门的工作,必须双管齐下!”处长李巍明确提出了工作要求。基建处筹建人员在积极争取团风县各级领导支持的同时,与各部门密切沟通。有效协调报装、测绘、设计、施工、供电等多个部门,同他们到现场测绘,同施工人员一起风里雨里摸爬滚打,落实安装800KVA变压器,直到亲眼看着他们推闸送电,并把电房钥匙交到建筑施工方手中。
在解决电力问题初见眉目的同时,水安装则是一波三折。虽然县里大力支持,但主管网离校区还有两公里远的路程,安装管网要经过政府立项、招标等一系列过程,再加上水厂又是多头管辖部门,如果这一套程序正常走下来,年里通水根本不可能。没办法,筹建处的同志只有“霸王硬上弓”,拿着县政府的“尚方宝剑”,持着首所落户团风的高校“金字招牌”,反复奔走于水厂的几个上级主管部门之间,终于水厂及有关上级部门作出决定,特事特办!边建边办理招标程序,在管网铺设过程中,筹建人员又多次与施工方联系,希望他们加紧施工,并按进度计算工期,确保了年底能通水。
按照基本建设的标准程序,很多工作需要按顺序进行,各项工作互相关联。在前一项工作没有完成的情况下,无法为后续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没有这些数据支撑,后续工作无法进行。基建处同志创造性的把前期多项工作同时并行实施,为施工单位拉开了进场施工的序幕。
“我们经常是一边在发改局报备,一边进行规划设计,同时具体实施基础建设工程”尹庆同志说到。在确保年内通电通水的同时,基建处同志已经在联系住建、质检等部门提前介入,会同交通局、公路局同志,确定校大门方位及门前道路建设规划设计;会同住建局领导确立校北门临江一路建设;会同当地政府及开发区管委会同志,确定现场,发现几十条问题并提交县政府,这些问题基本上都得到了妥善解决,为施工队伍进场施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目前,施工队伍已经顺利进场,标志着黄科新校区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在即。还有一天就是大年三十了,但是新校区的筹建步伐一刻也未停歇,基建处的全体筹建人员还在奋战着……
尽管未来还将困难重重,可有一点大家是达成共识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坚定信念,定会成功!每个人都怀揣着这样的一份情怀,坚守初心,攻坚克难,用身体力行凝聚起属于我们的黄科力量。为了实现校领导既定目标,为了早日塑造出一个彰显文化、低碳生态的活力新校园,新校区建设者们正不懈努力着……
让我们翘首以待吧!